热血传递,让世界因为我们多一点温度——无偿献血活动

发布者:杨慧发布时间:2025-10-10浏览次数:55

当一袋袋鲜血被缓缓采集,当一张张青春的脸庞带着坚定,这场无偿献血活动,便成了校园里最温暖的风景。20251010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无偿献血活动如期开展,经管学院学子积极响应,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的意义,让生命的希望在热血中传递。 


午时的钟声刚刚敲响,我院学子们便陆续来到无偿献血活动现场,阳光洒落,现场早已被温馨的氛围所包围,同学们听从志愿者的指引,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工作,使活动现场井然有序。工作人员的细心叮嘱与同学们的轻声回应交织,让整个流程高效又暖心。据统计,本次活动中,经管学院近百名学生参与献血,他们挽起衣袖的瞬间,便是青春最动人的模样。

之前总听说献血,心里有点打怵,但查了献血知识后,还是决定来试试。刚结束采血的同学一边按压着针眼一边说,其实感觉没有那么恐怖,还可以挽救其他人的生命,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没有华丽辞藻,却饱含真挚善意。不少同学是首次参与献血,从起初的些许忐忑到完成后的坦然,他们以勇敢的实践,为青春注入了奉献的意义。


12次血液捐献,做件力所能及的好事

我叫王源,是经济与管理学院23大数据与会计本科4班的学生。从第一次接触献血开始,到现在已经累计完成12次血液和血浆捐献。

在校期间,学校每次组织志愿献血活动,我都报名参加,先后捐献了2200ml全血。回到家乡,陆续参与了10400ml的血浆采集志愿活动。 

献血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乡,捐献的地点在变,但这份热血从来没变过。我献的是血,更是一份心意——不需要多宏大的理由,能把这件小事一直做下去,就很有意义。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也会继续坚持献血,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三年献血路,在校园书写热血青春

我叫兰清生,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23大数据与会计本科3班,从大一那年第一次报名参加学校的志愿献血活动开始,这份与热血相关的约定,我已经坚持了三年,今年也依旧如期赴约。献血于我而言,不过是抽一点时间做一件小事,但对需要的人来说,这袋血就是希望。这三年来,每一次走进校园里的献血点,都让我觉得,能用自己的一点力量连接人与人的生命,就是我大学生涯里最有价值的事之一。

从2023年入学初次献血,到2024年、2025年每年如期赴约,今年作为大三学生,我依旧没落下。其实献血的过程很简单,但这份坚持的意义,在我心里却很重——它不仅是我大学生涯里一个固定的温暖印记,更让我明白,或许只是抽出一点时间、献出一袋血,就能为素不相识的人撑起一份生的希望。

对我而言,这三年的每一次献血,都是用最朴素的方式,给有意义的青春写下的注脚。

每一位献血者,都是平凡的英雄。感谢所有参与本次献血的同学,你们的善举将点亮无数生命的希望。我们也期待更多中侨学子加入爱心队伍,用热血传递温暖,用行动续写感动,让生命的光芒因我们而更加璀璨!



无偿献血后温馨小贴士

要及时补充水分:献血后半小时内喝一杯温白开水或淡盐水,当天多喝温水(1500-2000毫升),避免喝浓茶、咖啡或酒精。

要清淡补充营养:当天饮食以高蛋白、易消化为主,比如鸡蛋、牛奶、瘦肉、豆制品,搭配新鲜蔬果;避免吃辛辣、油腻或过咸的食物。

要保证充分休息:献血后当天不要熬夜,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球)或重体力劳动,次日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不立即弯腰低头:献血后1小时内避免突然弯腰、低头(如捡东西),防止短暂头晕。

不空腹或过度节食:恢复期间按时吃饭,不要为了减重刻意少吃,避免血糖波动。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地址:上海市漕廊公路3888号 电话:021-31616009 传真 :021-31616013
沪公网安备 310116020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