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新学期开篇之际,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支部秉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使命感,郑重召开党员大会。本次会议聚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坚定不移地贯彻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要求。
一、集中学习:深耕细悟,汇聚磅礴伟力
大会组织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集中学习,严格遵循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原则。在教师支部书记杨慧同志的引领下,与会同志以严谨负责的态度研读相关篇目,深入领会其核心要义与精神实质。对于高校教师党员来说,这既是提升自身理论素养的必要之举,也是将党的创新理论深度融入教书育人全流程、指导科研实践的关键基础支撑。

二、专题研讨:交流思想,凝聚广泛共识
学习环节结束后,大会精心策划并组织了热烈且深入的专题研讨。与会教师党员紧密结合自身思想实际与工作岗位,踊跃参与发言,积极分享学习感悟。
刘玉柱同志说2025年9月11号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召开党员会议,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理论内容。作为高校党员老师,我认真学习了文章,获益匪浅。让我了解到我们应该更加深刻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个“新时代最大的政治”。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这三个充满唯物辩证法精神的概念体现出规律性认识与具体性实践、守正创新与自信自立、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之间的结合与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根本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要在超大规模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走上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就必须深刻认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必须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和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多重复杂关系,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包含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例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和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以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典范的共同体理念等,都体现出原创性思想和原创性贡献的理论生命力和实践伟力。作为老师,以后会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刘京同志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指引我们奋勇前进的思想宝库。作为高校教师党员,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仅是提升自身理论素养的政治要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职责所系。通过深入学习,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教书育人、科研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自觉将这一科学理论融入课堂教学、学术研究和学生指导全过程,做好新时代青年的引路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顾涛同志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详细阐明了面对当今国外不少国家复杂动荡的局势,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对的复杂局面。对此我深有感触,就以能源问题为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我国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不如很多中东和南美国家,中国总体上矿多油少,煤多油少,像油气资源充裕的国家如美国到处发展燃油汽车和机场的做法,我国就不能照抄作业,当前较为成功的一种战略是大力发展高铁运输以代替空运,比大规模搞空运网络其实要节省能源得多。进口石油的渠道也不能完全依赖途径马六甲海峡为主的海运,不经过马六甲的陆路管道运输当前是必要的辅助渠道。所以深入了解后弄懂我国的能源问题,才能明白今天人民群众夏天实现可以户户开空调而不至于瘫痪电网、平均1.8户人家就有一辆家用汽车的背后有多么不容易。
与会人员一致形成共识,本次学习研讨兼具及时性与必要性,有力推动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度理解,进一步强化了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大家郑重表态,在新学期的工作中,要主动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毫不动摇地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争当“四有”好老师,为推动学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奉献智慧与力量。(供稿:陈灵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