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经济与管理学院于近日举办了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活动。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受到电信诈骗的比例不断升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从心理角度来看,相较于社会人士,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单纯,防范意识相对较弱。他们可能缺乏对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的深入理解和识别技能,因此在面对诈骗行为时可能无法做出及时的判断和反应。其次,从现实生活角度考虑,大学生通常拥有大量的个人信息和资金流动,这可能使他们成为诈骗者的主要目标。


各班辅导员和班长向同学们普及了电信诈骗的定义、类型及其危害,通过播放反诈骗宣传片和展示相关ppt等形式,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电信诈骗的各种手法和危害,并告诫同学们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谨慎转账,收到要求转账的信息时,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轻易转账。如果发现自己可能被诈骗,应立即拨打110报警。随后,同学们就防范电信诈骗问题积极发言,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分析了各种诈骗案例的成因、过程及防范方法。

此次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增强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诈骗现象灵活应对的防范意识,提高同学们各方面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的能力。今后,经济与管理学院将继续加大防范诈骗教育的力度,通过举办更多丰富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为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