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党建活动总结

发布者:杨慧发布时间:2021-12-21浏览次数:71

活动主题: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经济与管理学院

党总支组织师生党员参观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

活动日期2021年12月18日

活动地址: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

活动参与人员:党总支书记杨慧、党总支副书记郭骏老师,以及全体师生党员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e1CRfbSl1zoEktjUxroHA

活动总结:(含活动预期目标、活动过程、实际成效)

 

根据学校党委组织部的相关要求,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结合纪念南京大屠杀84周年和第8个国家公祭日,落实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开展学院全体师生党员校外实践活动。希望通过此次专题校外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师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敏感度,推动经管学院党总支全体师生党员学史力行中强化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汲取奋勇拼搏的前进动力。

为了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经济与管理学院于12月18日的上午在党总支书记杨慧、党总支副书记郭骏老师的带领下,学院师生党员集体参观了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

上海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纪念了日本侵略史及金山村民的血泪史。抗日主题石雕壁画,中心雕塑,十月初三惨案记事碑墙,抗日故事紫砂浮雕壁画,金山卫城南门,侵华日军登陆处碑等内容,并在城楼上增设侵华日军在金山的暴行主题陈列室。

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是1984年3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此日军登录处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遗址纪念地。为提醒世世代代不忘侵略者的罪行。

在参观过程中,室外的紫砂雕塑主体,是由阿拉伯数字“193711”构成,寓意侵华日军在金山卫登陆这一事件所发生的时间是1937年11月;数字上的许多斑坑和铁链,象征当时被日军强行控制的当地乡民遭到集体枪杀;围着带刺铁丝的花岗基座,既寓意着这里曾是侵华日军杀人刑场,也象征当年大片的国土被侵华日军强行占领。如今,纪念园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历史的铭记。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通过这一处处旧址、一段段红色记忆,大家深深感受到来自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力量,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更坚定了身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这次实践参观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兵戈之声犹在耳,血雨腥风犹可望。拾起中华之尊严,清澈中华之国土。历史难相忘,追思祭亡灵。今年是南京大屠杀84周年,12月13日是第8个国家公祭日。30万同胞遇难,血泪国耻从不敢忘。愿逝者安息,吾辈自强!哀怨的笛鸣,犹然在耳。民族的伤痛,刻骨铭心。我们要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做史鉴,为30万遇难者默哀。如今山河犹在,国泰民安。吾辈更当牢记使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是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要求。必须着眼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出了号令、提出了要求。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筑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之基,从党的精神血脉中汲取磅礴伟力。立足本职,做好青年学生的领路人,在课堂教学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是重温革命前辈的抗战精神。党的百年奋斗,再次深刻体会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学院全体师生党员,应加强理想信念学习,坚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人民的思想。

活动照片:

 

党员体会:

19级学生张恬: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院的学生党员一起去参观了上海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馆。在参观过程中,我看见了一个一个金山村民的血泪史和日本侵略史。我们作为新时代新青年要做到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我们现在美好幸福的家园是先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9级学生熊晓龙:此次外出参观,具有革命意义和红色事迹的场馆,让我们深有感触,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锤炼自己的党性,同时也要缅怀革命先烈的精神,是他们给我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我们要传承这种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不息。

19级学生易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进行参观学习,通过观看展示出来的文字、视频与石雕等历史资料,让我更加明白了如今的美好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革命先辈当时又是经历了怎样的血雨腥风。我们应当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今后我将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为实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慧: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参观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不禁让人回想起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永远的伤痛,也把日本侵略者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南京大屠杀的罪行,用铁一般的事实,揭露了当年侵华日军的侵略罪行,将尘封的沉默和真实写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其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永远不能忘记民族的苦难,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牢记历史的民族。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反攻倒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郭骏老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坚持不解的奋发努力,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让我们成为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有力的力量。我们要记住,30万同胞惨遭日军屠杀让我们记住,八年抗战,有3500万中国军民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经济与管理学院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俞春英:勿忘历史,勿忘耻辱,勿忘那个年代我们受辱的局面,珍惜革命先烈用血拼出来的天下,珍惜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惨痛的历史面前,我们不仅要铭记真实的历史,更要吸取经验教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永远处于被动受辱的地位,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强大我们自身,只有中国强大了起来,立于世界强国之席,让外国侵略者不寒而栗,那我们オ真正是不战而胜。我们唯有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民族自爱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只有不断积蓄力量,随时准备着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奉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李玲:参观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的这次活动,深刻地感受到当年战争的残酷和抗战的艰难,体会到即使在和平年代,也应当牢记这段沉重的历史,珍惜先烈们浴血奋战为我们保卫的每一寸土地,也为祖国的那些民族英雄感到深深的骄傲和自豪!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坚守岗位,扎实工作,在新时代下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院教师邵静: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也许并不需要我们付出牺牲自己生命为代价,但需要继承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宝成”精神,“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教育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终生的发展和幸福,我们一定要担负起这副重担和责任,不负共产党人的初心,续写教育华章!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王沈:不但重温了历史,回顾了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而且从中寻觅到革命前辈艰苦奋斗、催人向上的精神,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本次参观学习活动为契机,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学习和弘扬他们求真务实、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学习和弘扬他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作风,以饱满的热情立足岗位,多做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我党的革命精神,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陶燕:回顾这段光辉的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伟绩,传承伟大的革命精神,对于弘扬革命传统,凝聚正能量,实现伟大中国梦,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此次党日活动之旅虽然时间很短,但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非常宝贵的,在这里我们接受着心灵的洗礼,深刻感悟共产党员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和奉献精神,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提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我将把这次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工作和学习当中。以实际行动,努力工作,务实创新,不断鞭策自己勤于思考,用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精神来指引自己工作的方向,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地址:上海市漕廊公路3888号 电话:021-31616009 传真 :021-31616013
沪公网安备 310116020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