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8日上午9点,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邱柏生教授应邀来我支部开展了“新时代辅导员的科研使命”主题讲座,随着学校的发展,我院教师越来越多,教师成分也呈多样化发展,民主党派人士也日益增加,为了满足我院辅导员科研工作需要,特开展此次讲座,并邀请民盟盟员和部分无党派人士参加,讲座在3号楼206举行。
邱教授首先回顾了80年代自己做辅导员的时光,并指出以前的“政治辅导员”与今天的“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区别,他认为,如今的辅导员不仅要继续确保政治安全和政治维稳,同时还要履行辅导员岗位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大学生的日常事务运作责任,还要注意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要求,在此情况下,更要注重辅导员的内涵建设。
接着,邱教授又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出发,为我们深入解读了习总书记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规律,即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他告诫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揭示和认识规律,认识规律的具体表现和具体要求,以及规律表现的普遍性、特殊性和个别性三者的统一。
邱教授还谈到了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从传统儒家文化为切入点,为我们讲述了孔子和颜回的故事,教育我们身教重于言教,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树立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接着,他又用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为我们深入解读了反思的内涵,鼓励我们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过去、未来和现在的事物,在反思中进步。
最后邱教授告诉我们,作为辅导员要有使命意识,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上海其他高校的辅导员工作室为例,为我们讲述了科研创新的几种类型,他鼓励我们,只要有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和新视角,就能进行科研创新,辅导员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既能帮助自己找到自信,也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邱教授还对大家申报的课题和论文做了现场指导。
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很快就结束了,邱教授旁征博引又娓娓道来的为大家讲述了新时代辅导员的使命,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述让大家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大家风范。最后,本讲座在听课辅导员的热烈鼓掌中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