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系天下,爱心献中华——施雯琦 (16旅游1)

发布者:石成玉发布时间:2018-05-15浏览次数:40

学习 永远在路上

——记第一次帮困助学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很荣幸能够作为经管学院第二次帮困助学活动的志愿者,去往有困难的家庭为孩子辅导作业。和小朋友的家长初次交流时,就能感受到农村人的那份质朴和热情。主动提出要接我们去她家并请我们吃饭,我们连忙拒绝,作为志愿者,我们主要职责是辅导小朋友写作业,被辅导人的家庭情况已经很困难了,能自己做的事就不要麻烦人家了。开会时老师说过到了家里不要嫌弃环境不好,因为我也是农村里出来的,觉得不会有多差。怀着期待和紧张的心情,第一次来到了小朋友的家里,却有些惊讶,面积不大的一楼只有两张桌子,一个用来吃饭另一个写作业,杂物堆的到处都是。到了晚上,由于灯光在人后,桌上会有阴影,不太好写作业。就这样,开始了第一次的辅导。

我认为我们辅导作业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教给她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不是单纯的教她这题怎么做。所以,在辅导英语时,顺便讲解一些相关的知识点,以及如何更快更好的做对同类题。小朋友虽然很害羞,不常和我们说话,但我们还是耐心的一遍又一遍的讲解。比如出一些类似的题让小朋友做,看是否真正掌握这条知识点。在辅导的同时,我们也重温了当年小学的知识,坦白说,很多知识点我也忘了。所以其实不止她在学习,我也在学习,备考英语四级的我也抓住这次机会,复习一些简单的语法。人生是一直在学习的,人生没有毕业,学习,永远在路上。

通过这次辅导,体会到了小时候妈妈教我作业的感受,每天放学回家,坐在我的身边教我写作业,写的不好还会挨打。小时候不懂,很讨厌妈妈打我。在辅导小朋友之后才理解妈妈,每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学习,将来能有大出息,只是方式不同。而小朋友的问题在于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回来作业就不会写,第二天就被老师留下来,陷入死循环。在她身上似乎看到了我小时候的影子,所以我非常希望在我们的辅导下,小朋友的成绩能有持续性的提高,在活动结束之后,还能保持好的学习方法,受益一生。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地址:上海市漕廊公路3888号 电话:021-31616009 传真 :021-31616013
沪公网安备 310116020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