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困助学”志愿者活动总结--胥梅

发布者:石成玉发布时间:2017-02-24浏览次数:31

为期两个多月的“帮困助学”活动结束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似乎看到了另一个世界。也许有人会认为我说的很严重、很浮夸,但如果你如我一般身处其中,多少都会有这点感觉的吧。说实话,一开始我并不愿意去,那段时间格外忙碌,自己都有些顾不过来了,还要去帮别人补习,这使我感到异常的烦躁。那时,唯一让我舒一口气的便是我并不负责辅导,只负责宣传,且半个月去一次即可。与此同时我也收到了那个孩子的基本情况:杨孟婷,就读于亭林中学,高一,腿脚不便,成绩优秀,与父亲、祖父母一起生活。

就这样,我怀着完成任务的心态与负责补习的同学一同踏上了去杨同学家。刚见她时,并没有多大感受,只觉得女孩有些倔。但随着去的次数增多,慢慢了解了她的无奈、忧虑、惶恐、压力。渐渐的就上了心,会给她找卷子,带点书,关心她的学校生活···她所面对的世界远不是我们这些正常人面对的那样,对以后的日子,她告诉我她很迷茫。在这之前,我从不认为上楼是件难事,与同学交往是件难事,与父母谈心是件难事,直面陌生人的目光是件难事···但这一切对她而言,很困难。

这件事给我的冲击是很大的,虽然也认识一些身有不便之人,但大都40岁以上,对自己的残缺能够以平常心对待,我是第一次感受到他们的苦闷。但还是那句话,再怎样感受也不能真正体会那种滋味。当她给我讲述的时候,我甚至无法开口,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话去安慰她。任何安慰同情的话语,我都担心会变成一把锋利的匕首刺在这颗敏感的心上。我就这么静静地做她的树洞,听她倾诉。也有可能,她就是把我作为一个宣泄的途径吧。每隔一段时间见她,总能感受到她正在一点一点地蜕变,我想,我是很高兴的吧,这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快乐,我从未有过。

在这将要结束的时候,我其实是感谢石老师的,他让我直面残疾人的不便与苦闷,使我更能深层次地领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含义,明白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应该具备的素质与义务。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下去,自己的体会远比书上空洞的句子更能牢记。至今我比较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学过心理学,也没看过这一类的书籍,不然就应该可以让那个孩子快乐一些吧。如果早知有这样的经历,我定会提早准备的,如果这个活动可以继续的话,我非常希望继任者能够给他们多带来一些欢乐。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地址:上海市漕廊公路3888号 电话:021-31616009 传真 :021-31616013
沪公网安备 310116020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