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0的12:10分,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支部书记陈萍萍老师,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共赴上海工人文化宫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迎接建党100周年革命圣地系列之“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的主题展览,重温烽火岁月,深入领会井冈山精神。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这座城市的血脉中饱含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石库门”启程,革命力量在井冈烽火中淬炼,在红色摇篮中星火燎原,成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九十多年来,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井冈山精神一直激励着无数英雄儿女为祖国的解放、民族的复兴和社会的进步而英勇拼搏、奋发进取,已成为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动力。
本次展览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提供的一千多张史料图片中精选了两百多张,打破了原有的编年体陈列顺序,以5个主题篇章将“从石库门到井冈山”的上海特色与井冈山的烽火岁月结合在一起,诠释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在这条曲折而又漫长的道路上,曾经有过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又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气壮山河?
主题展中,彰显了一位位为了夺取革命最终胜利而艰苦奋斗的伟人纪事。
曾记得,为了厉行节约,以身作则,毛主席每晚只用一根灯芯办公、看书、写文章,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
曾记得,为了共甘共苦,共渡难关,朱德军长亲自参与挑粮上山运动,一次挑了四十多斤粮食上山,留下了一根感人肺腑的“朱德扁担”。
曾记得,为了打破经济封锁线,毛主席带头打草鞋,余贲民创立被服厂,朱德军长号召士兵自己动手造武器。正是这些伟人一桩桩、一件件振奋人心的“小事”,干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了不起的大事!
出口处的留言台成了大家参观后抒发心情的最好去处,展览预留的一面留言墙很快就被贴满,“溢出”的便签被贴到相邻的墙上。在留言墙上记者看到,上至89岁的老参谋,下到刚学会写字的孩子,都在留言墙上写下自己的所思所获,永远跟党走、不忘初心、继续奋斗等等是留言中出现最多的话语。
愿大家始终牢记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凝聚起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出微薄的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