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是14报关与国际货运、14国际商务专业在本学期所学的课程之一,它是一门适用于现代国际商事活动发展的需要,对有关国际商事活动中的常规法律加以介绍的课程。
以往老师们采用的上课方式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台上讲,同学们在台下听,这样的教学模式未免有些枯燥,很容易导致一些同学不认真听讲而开小差,这样的上课方式似乎并不能很好地让同学们学会并且理解这一课程。
由于课程涉及法律知识,所以单纯的讲内容难免使同学们很难以更好的投入和理解。为了让同学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这门课程,在一段学习时间过后,杨慧老师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鼓励同学们进行分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讨论一些专业案例,制作ppt分析讨论其中的原由,让学生们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尽可能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分组学习能够在小组成员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在组内提出来,大家可以共同学习并解决难题,这样可以很好地把同学们团结起来,形成小组学习和讨论的氛围。
14报关与国际货运班,一共分为八组,演讲的课题非常多样化,有对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对中国盗版泛滥的原因分析以及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我国产品责任存在的问题分析。14国际商务班分了六组,针对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等问题,从商法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这些选题使同学们对国际商法这一课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搜集专业资料的同时,也能学习到书本以外的知识;在制作ppt时也能使同学们的制作技巧有明显提升;上台演讲更是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表达能力以及自信心。
教学方法改变之后,同学们会更积极主动的去关注,去学习这门课程的知识。这种改变是一次非常好的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稍微调整一下教学的方法,就可以让更多学生愿意参与进来,和国际商法一样,很多课程都可以这样教学实践相结合。相信有了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改革例子之后,其它课程的学习与安排也会越来越好,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也会更深入的去学好这一专业。
供稿、摄影:14报关沈雨晴,14国商李梦倩
编辑:陈萍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