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诸虹同学是经济系08国商2班的学生,在2010年夏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获得了440分的好成绩。本文是她以自己的经历写的感想与体会。)
终于考完六级了,心里突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的确对于高考英语成绩只有可怜的九十几分的我来说,之前从未奢望过能通过这次的六级考试.,但当我得知自己奇迹般地成功通过考试后,我才真正体会到“Nothing is impossible!” 考试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根本目的,证明不了什么。没通过下次再来就行!以下就是我对六级考试的一点经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常看到不少同学抱怨自己英语基础差,以至于考了很多次四六级都没通过或者每次都是424分之类,从而对英语丧失信心等等。我想这大可不必。因为我也是“英语基础差”的大军中的一员。大一上学期,我鼓足勇气参加了四级考试,感到时间很紧迫,险些没做完。结果阅读理解部分错掉一半,综合部分和写作部分也很不理想,幸好是听力部分鬼使神差地给了我一个接近圆满的分数才让我侥幸通过四级。而我在一边庆祝侥幸通过的同时,一边也在为六级考试以及我的英语能力或者说是英语应试能力而深深担忧。
对待这次六级考试,我购买了一本按照词频归类的词汇书,并没有做如同阅读理解200篇等大量模拟题,而是买了最近五年的真题一共十套,在考前的两三个月,在每个周末按照考试规定的每个部分,包括作文和听力,都必须提前两分钟完成,因为正式考试的时候需要填写和核对机读卡。开始的时候仔细阅读总会超出五分钟以上,导致后面的完形填空时间紧张。做了四五套真题,粗略估算总是在及格线附近徘徊。在周末完成了真题之后,我在周一到周五每天花费二十分钟左右根据参考答案上面的答案解析总结每种题型的命题思路。我觉得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每次都有进步,到了最后几套,粗略估计应该在480分左右。在六级考试的前一天,我特意到准考证上标明的第二天正式考试的教室完成了最后一套真题,当天晚上把这10套真题中做错的题目和答案解析全部浏览了一遍。然后把参考范文中以前勾画的经典句子背诵了一遍。
小结一下:有了以上的经历,我明白了做真题或者说是研究真题解析的重要性,在此之前我一直对此持有多多少少的怀疑态度。我相信不少的同学对此也存在疑惑。我认为做真题至少有以下4点好处:(1)目标明确,节省时间和金钱(当然,之前应该熟记考试词汇,至少是高频词汇);(2)每年的题目难度相对稳定,可以检测自己的真实水平;(3)可以更为直接地了解命题者的思路(必须认真研究答案解析);(4)可以熟悉每个部分在试卷中的位置,在考场上不至于慌乱,我认为这一点对在考场上的心态调控非常重要。因此,坚持两三个月、平均每天花费半个小时以内研究真题,最后在英语六级中获得中等的分数——我推测这种方法应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接下来,我来谈下六级考试我最擅长的听力部分。在平时操练的时候应该养成注意力集中的习惯,不过在正式考试时如果第一题没有进入状态也没有关系,忌讳疑虑太重,从而影响到接下来题目的回答。听力部分比较困难的是长对话部分,因为几乎没有时间阅读题目,我一般首先浏览长对话部分的题目,再看前面的短对话题目。我认为听力中最容易拿分的是复合式听写,原因是完全不需要理解所听写的文章的意思,只要把单词和句子正确写下来就行。对于句子听写,我的观点是完全按照所听到的内容写下来,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自己的语言,因为自己并不知道标准答案中哪些是要点需要写下来而哪些不是要点可以省略!我一般在第一遍的时候把每句话能写多少写多少,中间没听到的用一根横线空出来,然后第二遍、第三遍听的时候就把句子填空变成了短语填空、单词填空。还有就是要注意在填写单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动词的时态,因为口语中的不完全爆破可能会略去如动词过去式的词尾等等。
最后关于写作部分,首先应该有整齐的书写,尽量减少涂改。写第一段的时候尽量不要太快,之前应该判断这是哪种类型的作文。在主体段落的写作中应注意灵活使用连接词并要有举例说明。结尾时若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应该较为客观,不要过于偏激;若要归纳总结,应恰当地运用平时熟练掌握的相关句型。
总之,平和的心态+不服输的干劲+考试时的认真+一点运气,完全可以无忧通过CET考试!当然“牛人”对考试应当持这种心态:对付一种考试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实力远远地凌驾于考试水平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