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因素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性格与职业
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或热情外向、或羞怯内向、或沉着冷静、或火爆急躁。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性格要求。虽然每个人的性格都不能百分之百地适合某项职业,但却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来培养、发展相应的职业性格。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员,对企业而言,决定了每个员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业绩;对个人而言,决定着自己的事业能否成功。
近年来,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研究人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将职业性格分为八种基本类型:
变化型 在新的和意外的活动或工作情境中感到愉快,喜欢有变化的和多样化的工作,善于转移注意力。 记者、推销员、演员。
重复型 适合连续从事同样的工作,按固定的计划或进度办事,喜欢重复的、有规律的、有标准的工种。纺织工、机床工、印刷工、电影放映员。
服从型 愿意配合别人或按别人指示办事,而不愿意自己独立做出决策,担负责任。办公室职员、秘书、翻译。
独立型 喜欢计划自己的活动和指导别人活动或对未来的事情做出决定,在独立负责的工作情境中感到愉快。管理人员、律师、警察、侦察员。
协作型 在与人协同工作时感到愉快,善于引导别人,并想得到同事们的喜欢。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
机智型 在紧张和危险的情况下能自我控制沉着应付,发生意外和差错时不慌不忙出色地完成任务。驾驶员、飞行员、公安员、消防员、求生员。
自我表现型 喜欢表现自己的爱好和个性,根据自己的感情做出选择,能过自己的工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演员、 诗人、音乐家、画家。
严谨型 注重工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细节的精确性。愿意按一套规划和步骤工作尽可能做得完美,倾向于严格、努力地工作以看到自己出色完成工作的效果。会计、 出纳员、统计员、 校对员、图书档案管理员、打字员。
绝大部分职业都同时与几种性格类型特点相吻合,而一个也都同时具有几种职业性格类型的特点。在实际的吻合过程中,应根据个人的性格与职业的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不能一概而论。
能力与职业
能力,是一个人能否进入职业的先决条件,是能否胜任职业工作的主观条件。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总要有一定的能力作保证。没有任何能力,根本谈不到进入职业工作,对个人来讲也就无所谓职业生涯可言。能力,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人在其一生之中,要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必须具备多种能力与之相适应。我们这里所言的能力,是指劳动者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的能力,亦即职业工作能力。
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及不同职业的能力要求对合理地进行职业选择具有重要意义。能力的不同,对职业选择就有差异。从能力差异的角度来看,在职业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注意能力类型与职业相吻合 从能力差异的角度 人的能力类型是有差异的,即人的能力发展方向存在差异,对职业研究表明,职业也是可以根据工作的性质、内容和环境而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的,并且对人的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应注意能力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吻合。
能力水平要与职业层次一致或基本一致。对一种职业或职业类型来说,由于所承担的责任不同,又可分为不同层次,不同的层次对人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在根据能力类型确定了职业类型后,还应根据自己所达到或可能达到的能力水平确定相吻合的职业层次。只有这样,才能使能力与职业的吻合具体化。
充分发挥优势能力的作用。每个人都具有一个多种能力组成的能力系统,每个人在这个能力系统中,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常常是某方面的能力占优势,而另一些能力则不太突出,对职业选择和职业指导而言,应主要考虑其最佳能力,选择最能运用其优势能力的职业。同样,在人事安排中,如能注重一个人的优势能力并分配相应的工作,会更好地发挥一个人的作用。注意特殊能力与职业相吻合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项专业活动的能力,也可称特长,如计算能力、音乐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事务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态知觉能力、手指灵活度与灵巧度等。要顺利完成某项工作,除要具有一般能力外,又要具有该项工作所要求的特殊能力,如从事教育工作需要有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从事数学研究需要具有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法官就应具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却不一定要很强的动手能力;而建筑工应有一定的空间判断能力,却不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