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贸易系就业工作小结
金贸系2014届毕业生共475人,分6个专业11个班级,有4位辅导员担任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截至2014年6月25日,就业人数465人,就业率达到97.8%。就业困难人数5人。还没有落实就业的4人,在4位辅导员一年就业工作的努力下,最终使全系9位就业工作困难的学生都落实了就业。回顾一年来的就业工作,总结几点如下:
一、严格执行从上至下的就业“责任制”。在就业工作初期,金贸系与学校签署了有关就业工作的“责任书”,在系主任的领导下,我们严格执行从上到下的就业责任制,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监督、执行责任。辅导员是责任制最前线的一个环节,他们一直对就业工作保持不松懈的状态,保持与学院就业办经常联系,在学院就业办的指导下,认真做好各项就业指导工作,重视就业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保证就业信息传递渠道畅通。
二、多渠道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基于高校毕业生的现实需要,我们为了帮助广大学生提高就业意识,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各专业主任和辅导员对所有的学生给予了就业指导教育。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事业观,并针对当前学生在择业时出现的高不成低不就,经常跳槽等现象进行了相应的教育指导,转化毕业生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调查摸底,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感情交流,然后再有针对性的、逐个的做思想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有的学生的择业观本身就有一些认识偏差,总是希望一步到位,因此需要不断的与之交流,纠正择业观中一些不实际的部分。张雯雯老师对所带班级的学生就业倾向分为三类:第一类,家里已有一定的就业意向,对于学生的工作已有明确的安排。第二类,继续深造学业,这部分学生选择了专升本的考试或者出国留学。第三类,是大部分没有明确的就业意向,需要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因此,针对第三类在就业方面没有明确意向的学生,采取了全面细致、跟踪式的就业指导工作。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就业意向、薪酬意向、已获证书、个人的基本能力素质等,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指导和工作推荐,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同学对于工资待遇、工作强度、工作环境、路程远近等有一些不实际的想法,对于就业的期望值很高,但是没有考虑自身素质条件,造成了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很多学生存在“只能抬头看,不能低头干”的思想。因此,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引导、转变他们不实际的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思想。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摆正自身位置,做一行爱一行;进行就业政策的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三,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制度与方法。自大二下学期开始,各辅导员就要求学生核对相关的毕业信息,认真细致的做好各项与就业相关的工作。做好毕业生生源信息核对、毕业生档案整理工作,及时上报毕业生情况登记表、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等。学生实习期间都不在学校,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群体广泛使用的沟通方式,例如:微博、飞信、QQ等。建立更多方式的网络交流平台,随时及时发布就业信息,组织学生参加高校以及社会的各类招聘活动,将所得到的就业信息传给有需求的学生,让学生第一时间获取就业信息和学校动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通讯渠道以便及时了解毕业生的最新工作情况。随时掌握其就业动态,了解学生去向,保证毕业生就业统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及完整,保证院、系的就业率统计工作能顺利进行。
四,存在的问题:1、就业的方向不明确,职业定位不是特别明朗。2、就业时,容易上当受骗,所以,有必要在学生毕业前进行安全教育,包括身体安全和财产安全,以防万一。3、还需对学生进行职业的引导,帮助他们选择自己的职业目标,虽然学生选择的职业不可能一成不变,但是他们的选择过程就是成长发展定位的过程。
今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今年与往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系全体老师参与学生就业工作,系部,系主任、系书记多次开会讨论就业工作,积极引导公司、企业到校进行培训、宣讲。各专业主任积极与学生沟通,联系就业单位。下到辅导员积极推荐就业单位,走访基层,及时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对就业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做学生思想工作,及时鼓励他们走出去,锻炼自己,学习实践经验。
在学院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2014年的就业工作中,我们才有了这样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总结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